中医对肝癌的辨证需紧扣 “气、血、湿、虚” 四字,常见四型症状各具特点。
肝郁脾虚型以气机不畅与脾失健运为主症。胁肋胀闷窜痛,每因情绪激动而加剧,伴嗳气频繁、胸闷不舒。脾胃症状显著:食欲差,进食后腹胀加重,大便时干时稀,肢体倦怠乏力,面色萎黄。舌淡胖有齿痕,苔白腻,脉弦细,体现 “肝木乘土” 的病理关系。
湿热蕴结型突出湿热熏蒸之象。身目俱黄,黄色鲜明,胁肋灼热疼痛,口苦口黏,恶心欲呕,厌油腻食物。湿热下注则见小便黄赤、大便黏滞不爽或秘结,部分患者伴发热,汗出而热不解。舌质红,苔黄厚腻,脉弦滑数,此为湿热壅滞肝胆、胆汁外溢之征。
气滞血瘀型以瘀血内结为核心。胁下肿块坚硬如石,疼痛如针刺刀割,固定不移,入夜更甚。可见面色黧黑、肌肤甲错(皮肤粗糙如鳞甲),或有蜘蛛痣、肝掌。女性患者可能出现经闭,男性可见睾丸缩痛。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,舌下络脉迂曲紫胀,脉沉涩有力,为瘀血阻络、新血不生之象。
肝肾阴虚型表现为阴虚内热之候。胁肋隐痛,缠绵不休,午后低热,夜间盗汗,口干咽燥,渴不多饮。肝肾阴亏失养,可见头晕目眩、视物模糊、腰膝酸软、心烦失眠。病情进展则出现形体极度消瘦、手足心热,舌干红少苔或无苔,脉细数,提示阴液耗竭、虚火内扰。